大里街道实施“三大”名片工程打造大里品牌
一是载体型名片,通过开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好评的基层系列活动来打造基层名片,如“向阳花服务队”、“大里青年志愿者分会”、“向阳花读书会”等活动,成为我街向社会递交的一张张名片;二是社区型名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社区不同特点,指导其结合自身现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名片。如东大里社区的“居家乐”养老服务站、铁路楼社区的“互帮互助邻里节”、幸福花园社区的“警民双联双建”、昌乐社区的“党建文化红心家园”等在区域内站得住、唱得响、做得实的名片;三是人物型名片,深度发掘、集中培养、广泛宣传一批社会形象良好、群众公认的“党员明星”,如:85岁的退休党员谢润菊,主动要求加入昌乐社区志愿服务队,与智障低保户徐丽贤结成帮扶对子。7年来,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凛,她坚持到几十里外的女织寨曹家庄村看望女孩徐丽贤,为她送吃、送穿、送钱,徐丽贤虽然不会说话,但每当看见这位谢奶奶时总是高兴地手足舞蹈。谢润菊的事迹被新华社、网易、搜狐等国内知名媒体刊发转载200余次,唐山市直播50分等电视台也做过系列采访。通过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士气,鼓舞干劲,在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中兴起比、学、赶、超的新热潮。充分利用广大新闻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我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今年上半年各大媒体共刊发转载我街相关信息30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