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心公益事业的路北区缸窑街道荣华楼社区臧岚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与其他300多个家庭一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和表彰。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家庭。

第一排右二为臧兰

第一排右二为臧兰
臧岚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路北区开展家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近年来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模范培树工作的突出成就。

文明家庭代表合影(左五为臧岚)

全国文明家庭奖牌
臧岚家庭:已将公益融入血液
臧岚老人住在路北区缸窑街道荣华楼社区一所只有40多平方米的房间,家虽不大,但很温暖,各种绿植摆在窗台上,阳光斜照书桌,照亮了上面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河北省慈善人物奖”、“唐山市首届道德模范”、“中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臧岚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却用满腔的热情践行着“只要活着,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诺言。
“能用我的一技之长为群众服务,我很快乐。”2001年,臧岚从华北油泵厂厂医的岗位退休。有30年临床经验的她,完全可以开个诊所挣钱,可她却选择做公益,还自掏腰包无私奉献。谁家有个头疼脑热,无论白天黑夜,她总是随叫随到。碰到生活困难的,她还经常搭钱给物。 臧岚关心疾苦,积极加入慈善捐款活动。2007年2月,她得知市慈善总会即将成立的消息后,立即捐款500元,随后便每月捐款,从开始每月50元、100元,到现在每月200元。当年,她的退休金不足千元。她常说“爱心不在钱多少,心中有爱最重要”,14年累计捐款6.5万元。 时间荏苒,到现在算起来臧岚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达8000小时以上,为4000人次义诊。每每出诊看到家里条件差的,如残疾人,贫困人士,她还免费送药。看到臧岚整天奔波,丈夫刘成刚很是心疼,但打心眼里支持妻子的工作,便主动挑起了买菜、做饭、收拾屋子的家庭事务,为的是给妻子多留出一些时间做善事。

臧岚对他人很慷慨,对自己却很“抠”。臧岚和老伴生活简朴,每月都是省吃俭用,臧岚自己十多年来没买过新衣服。“妈,您和爸俩人退休金都才2000多点,钱也不多呀!”臧岚的三个女儿心疼父母,动情地说。“做慈善可不是富人的事情。”臧岚说,自己钱不多,但俩人够花,省下的钱资助给更需要的人,不是更好吗?看到母亲这样说,子女们便在平时偷偷地多给钱。 多年来,臧岚一直资助贫困孩子,帮他们完成学业。在高各庄社区,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低保、特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考上大学,臧岚奖励500元,如果考上中学奖励200元,这笔不小的开支全是从臧岚和老伴的退休金中一点点省下来的。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社区贫困和低保家庭的孩子们都能收到一份礼物—臧岚送给孩子们的书。 2005年,臧岚家庭遭遇了不幸。在查出了自己患有食道肿瘤后,臧岚用了4个晚上写好了捐献申请和遗嘱。“在我死后,将我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唐山市红十字会,用于医学科学事业,为医学教育和提高疾病防治工作贡献我的最后一份力量。”这份已经公证了的遗嘱,是臧岚回报社会的最后心愿,这份心愿在她心里埋藏了多年。 女儿们不同意她的做法,觉得这很难接受,臧岚耐心做女儿们的工作,告诉女儿:“我死后,不能再为社会做贡献了,只有自己的身体还能有些用处,把遗体捐给国家,眼角膜可以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身体的各个器官还可以用来搞科学研究。这是我回报社会的最后心愿。一定要帮母亲实现自己的心愿。”为让母亲安心,孝顺的女儿特意和她一起对遗嘱进行了公证。 通过积极地吃药、治疗,臧岚的病情并没有恶化。如今,臧岚仍旧积极投身公益,还到社区居委会帮忙。环境卫生、安全稳定、调节纠纷,社区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臧岚,大家都称她为“不拿工资的居委会干部”。“我愿意干工作,每天忙忙活活地,我很快乐”。“我把所有的人都当成我的家人,我爱所有人”。对于臧岚来说,公益已融入血液。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妻子,而臧岚的背后,支撑起她的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其实很普通,没有走出什么大官,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伟业的壮举,更没有集聚出让人艳羡的万贯家财。但在这个家庭里,人人向善,在这个家庭里,全家人心气相通,拧成了一股绳,在这个家庭里,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甚至超越了自己。这个家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邻里守望情,也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歌,兑现了要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