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是居民温馨的港湾,而对于那些文艺爱好者而言,社区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路北区机场路街道祥富里社区,社区诗社的成立让这里爱读诗、爱写诗的居民有了一个交流创作的平台。
3月19日,对于机场路街道祥富里社区的诗词爱好者们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大早,大家便齐聚在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内,参加社区“拾秋诗社”成立揭牌仪式。作为我市首个社区里成立的诗社,唐山市诗词学会的老师们也带来了各自的得意之作,祝贺诗社的成立。
拾秋诗社的名字是向社区居民征集评选出来的,社长李占臣用形象的话语向我们阐述了选择“拾秋”的含义:“社区里的老人年龄也大了,也等于是秋天了,捡点麦穗啦,白薯什么的,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吧。”
董贵明今年70岁了,听说社区里的“拾秋诗社”要举行揭牌仪式,他马上过来充当摄影师,并并成为第一个加入“拾秋诗社”的居民。董贵明告我我们,两会提出来了“书香社会”,大家伙都要读好书,传承国粹,把咱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诗词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像董贵明这样对诗词感兴趣的居民还不少,活动当天,就有30多名居民踊跃报名参加诗社的活动,争当“社区诗人”,大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切磋中相互学习。
据了解,祥富里社区的文体活动一直走在路北区前列,2006年,该社区还成立了唐山首家社区文体协会,此次成立拾秋诗社,也是社区“向往美好,让梦飞翔”主题活动的延展。祥富里社区书记陈林静告诉我们,接下来他们社区会请市诗词学会老师们来社区授课,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作者:于建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