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积极挖掘岗位,健全用工台帐。加大对境内龙悦酒业印品有限公司、圆梦婚纱摄影、同仁堂药店、河北妇女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企业和项目单位的走访力度,建立经常联系,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深入挖掘就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建立企业招聘管理台帐,并和企业保持招聘用工联系,积极为失业人员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二是定期进行指导,及时宣传政策。把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结合起来,联合区民政局、人劳局、计生局、妇联等相关单位建立社区就业指导服务队,定期召开失业人员职业指导班,有针对性地对求职者提出培训建议,以指导促培训,以培训带就业。目前已有500名辖区失业人员先后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三是随时对“零就业家庭”进行帮扶。结合“零就业家庭”管理台帐,随时更新“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情况,及时对其提供就业帮扶,对“边缘零就业家庭”进行动态管理,避免出现新的“零就业家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困有所帮。完善低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并发挥街道爱心救助站的积极作用,扩大救助范围,在富强楼、华岩东里爱心屋的基础上,在全街建立慈善超市,营造扶贫济困、团结友爱的和谐社区环境。
四是精心筹备活动,及时发布信息。广泛收集辖区内用工单位的用工信息,通过宣传板报和宣传栏定期发布,开辟就业专栏。为辖区内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便利。同时,结合各类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在华岩东里社区开展“市区三轮车整治跟踪服务”活动,活动现场为文明城时期取缔的三轮车主免费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发放各类劳动政策宣传单万余份,提高失业人员的维权意识,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